前几天有个家长私信我说:“廖老师,我儿子今年上初二,自从疫情接触了电脑之后,开始跟着他同学一块打游戏,现在整个陷进去了,完全管不了,而且脾气变得特别大,叫他别玩游戏,早点写作业睡觉他就大吼大叫,把我们当仇人一样的,以前我们管孩子比较严格,基本上孩子都是按照我们说的去做,特别乖,说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说不听了,跟他讲道理也讲不通,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也会发脾气,结果孩子火气比我更大,看了您的文章,我觉得以前可能我们管孩子的时候有点过头了,现在该怎么办好呢?”
一个人只有在情绪状态稳定的情况下,才会更愿意去发展更多积极的行为。
大多数父母都会认为,孩子是因为接触了网络游戏之后才会变得叛逆、暴躁等,与其说是“网络游戏”让孩子失去了理智,倒不如说是父母长期错误的管教方式,以及对孩子错误的爱,导致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越积越多,最终不堪重负,彻底爆发。
就像上文中的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采取单一缺乏教养智慧的管教方式,让孩子按照自己规定的路线的前进,这样往往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独立性,孩子会习惯性地依赖于父母。
当孩子在步入青春期后,他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不想被约束和管教,如果父母依然按照旧有的管教方式——父母怎么说孩子就得怎么做的方式来强行管教孩子,就会导致孩子的情绪障碍越来越大,亲子关系也会越疏远。
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还清孩子的情绪负债,让孩子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呢?
避免继续加重孩子的“情绪负债”,及时“止损”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我们要确保自己的做法不会加重当下的问题,也就是“止损”。在生活当中,针对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很多父母的做法,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导致孩子的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情绪负债越来越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孩子的情绪障碍越来越大。
很多时候,孩子脾气暴躁,以及对父母的反叛行为,实际上就是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在对外喊话:“嘿!我是你们前段时间被伤害的情感;我还没有恢复好呢,你们怎么又来了!”
正如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所说:“如果你执意要证明是孩子的错,那么孩子必然对你不恭敬。”
那么在生活当中,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甚至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呢?
1. 强行干涉或阻止孩子的玩游戏的行为
例子:有个家长为了阻止孩子玩游戏,断网断电,结果却彻底引爆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了深深的怨恨和不满,从此以后紧锁房门,拒绝与父母沟通。父亲的做法,无异于扬汤止沸,火上浇油。
无独有偶,今年四月份杭州一名15岁的初三女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被妈妈关闭路由器强行断网,这名女生大发脾气还动手打了妈妈,后来将自己反锁在房内,坐在三楼窗台外边哭边喊,情绪非常激动,把家人吓得够呛,赶紧打电话报警,后来在警方的协助下顺利将女孩带回了房间,才避免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断网断电这种强制执行的做法不仅不能解决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反而会引爆问题,导致事态变得更加严峻,因此,家长们在解决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2. 时刻监督或监视孩子的学习生活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学习不自觉,会偷偷玩游戏,所以干脆陪着孩子写作业;或者担心孩子把手机带去学校,在不经孩子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检查孩子的书包,这些行为都会加深孩子内心的不满情绪。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父母做什么令你最反感?”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初中的时候,妈妈每天在我耳边唠叨:早恋影响学习,网吧坏人多。有时候和男同学聊天,她都会误以为我早恋,给我讲各种人生大道理,让我好好学习,以学业为重,不要跟着不三不四的人出去玩。说得我都烦死了。后来为了气她,我故意早恋,逃课去网吧。”
我经常跟家长说这样一句话,以最好的假设去定义孩子,孩子才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当我们总认为孩子会犯错,会不认真学习,会到外面胡乱鬼混,越是担心,问题就越有可能出现,这也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墨菲定律”。
3. 把改变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
不少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深感绝望,于是就想着把孩子送到武术学校,或者一些戒瘾学校中。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就像一个个案咨询的家长,在面对孩子沉迷游戏束手无策的时候将孩子送进了一个封闭的戒网瘾学校,孩子出来之后,变得沉默寡言,短期内作息饮食都很正常,也不玩游戏了,但是在家呆了几个月,又开始沉迷进网络游戏的世界中去。
正如俗话所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不在自身上找原因,而把问题解决的方向和重任交付他人,一开始便注定无功而返。
4. 父母气急败坏甚至动手打孩子
很多父母经常这样说:“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动手打孩子的!”此言差矣,就算父母果真没有其他有效的办法,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做出错误的管教行为;
因为,父母的这一做法,无异于饮鸠止渴,严重破坏了亲子关系,也会导致父母彻底丧失了对孩子内心的控制力。这或许就是很多沉迷游戏的孩子,打死都不回头(拒绝改变)的原因,因为父母的错误的管教方式,让孩子们深感失望,也彻底失去了改变的企图心和动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