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新技术新理念,一方面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多资源和平台,另一方面也带来诸多问题与挑战。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心理成长需求与学校规范化、统一化的教学要求如何兼容匹配达成最优解?将成为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加强家校沟通,掌握大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家长教育理念、亲子沟通模式及早期心理状况,对于有效开展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必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进展
(一)新生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群体画像
2019年2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国内首个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报告显示,近几十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相对平稳,有略微上升的迹象。并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逐年改善与城镇化、国民收入、大学生比例、消费水平、招生数、财政支出等社会因素有关。[1]该研究对于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00后”大学新生代,学界从不同视角对该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调研。有学者面向近两万名大一新生的调查发现,“00后”大学生群体思维更加灵活前卫、追求创新,性格更加自信乐观,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明显,自我意识更强,维权意识更强,对权威的服从更弱,人际冲突和矛盾更难调解等。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向好,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更愿意倾诉也更容易干预;一些学生对真实交往更为敏感,更容易紧张焦虑;现实感较弱,脆弱性突出。[2]有学者认为,当前大学生群体心理分化现象更加明显,部分大学生刻苦好学,收益颇丰,不断精进;部分学生消极懈怠,消磨时间,荒废学业。研究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分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受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冲击,导致个人认知和追求目标差异化。[3]
还有学者提出,应加强对大学生边缘群体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认为该群体大学生因理想信念不坚定、经济条件差、抗压能力弱、性格孤僻等原因处于被贬损、被漠视的不利处境,存在一定风险。提出应关注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社会情绪、情感偏向、社会行为偏向,立足实际探求大学生边缘群体的情感诉求、社会需求,了解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心理动态,进而建立有针对性地预警机制,及时疏导大学生边缘群体的低迷情绪,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社会心态。[4]
(二)高校心理育人协同机制的多维解读
学界紧密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心理育人”的具体要求,探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格局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问题。有学者认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与完善,尚存在育人对象心理问题成因多维性与方法手段孤立性之间的矛盾,育人目标复合性、高标准与育人队伍实际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育人整体格局与相关机构心理育人意识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等,阻碍了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要确立明晰的心理育人目标,丰富拓展心理育人支撑学科,提升心理育人队伍育德育心融合能力,协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相关资源力量的互动融通。[5]有学者提出,新时代心理育人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诉求相契合,符合国家战略层面心理建设需要,建议心理育人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凸显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指向,要将心理育人全面融入高校教学、管理、实践、服务等其他育人体系中,融入学生心理发展全过程中,全面引领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行为与人格等微观心理的发展。[6]
同时,学界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源头相近、相互补充。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重视学生的心理世界与精神家园,强化人才培养,建立复合团队,为心理健康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者搭建交流的平台;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校园氛围。[7]
(三)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创新发展
课程教学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当前,多数高校已结合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对大学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着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大化覆盖。在本年度的研究中,激发学生自主性,提升课程实用性和渗透力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发展的重点。
学界普遍认为,传统心理健康课程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日渐势微,应该探索形式更新颖,方法更灵活、内容更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励他们去调动自身积极资源,获得身心成长。有学者结合实践探索提出自主学习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师生共同决定课程内容、让学生每节课轮流承担工作角色、提供小组讨论框架以提升学习深度,该模式让学生主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选择、课堂互动、自我展示、课下学习等一系列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入脑入心。[8]有学者通过教学实践,对比“教师中心”和“学习者中心”两种心理健康教学法的课程效果,发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更为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心理素养。在这种模式中,教学以学生的参与体验为主,在培养学生乐观心理品质,改善学生社交焦虑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9]还有学者结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莱文(Slavin)提出的QAIT教学模式设计心理健康课程,并对选择课程的大学生进行施测,发现该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降低心理困扰的程度,有效提升心理韧性。[10]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发展的载体,有学者认为,应发挥互联网优势,开设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慕课,精选师资、创新理念、营造互动环境,不断完善和细化督学服务与指导体系,推动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全员化覆盖,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11]有学者深入分析移动互联平台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可能性,认为丰富、立体的移动互联平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态影像特征。提出可以打造“上下联动”的心理健康学习情境,线上课程教学采用录播视频或直播形式讲授,突破空间界限实现实时课堂;线下课程注重与线上课程的实时对接,实现翻转课堂的深度融合,通过团体辅导、心理咨询、角色扮演等线下课程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线上课程的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12]还有学者提出,通过移动教学平台APP实施翻转课堂,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重点从知识传授转向应用实践,丰富课堂体验形式,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良好心理素质。[13]
可以看出,新环境新技术新理念,一方面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多资源和平台,另一方面也带来诸多问题与挑战。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心理成长需求与学校规范化、统一化的教学要求如何兼容匹配达成最优解?将成为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新审视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一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年度,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与校外环境的匹配对接。学界认为,近年来社会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学生心理问题评估界定、心理健康辅导场所及环境要求、学校管理与学生权益平衡、高校咨询师专业资质等方面都提出规范性要求。有学者提出,需明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界限,明确高校心理咨询师职能定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加强学校和医院之间的沟通和联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纵深推进。[14]有学者认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与医院的合作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医校合作目的在于促进高校学生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防范心理危机。建议从大学生精神疾病评估,精神卫生科普宣传,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医校人员培训与交流等方面加强医校合作,增强精神科医生参与医校结合工作的积极性。[15]
二是校内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创新探索。有学者深入探索情境学习对心理危机干预技能的提升效果,融合情境学习理论和危机干预六步法,应用于研究生危机干预技能培训。研究发现,这一模式对于提高学习者危机干预技能具有显著效果。[16]有学者在研究生心理预警机制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提出应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及跟踪监控体系,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并及时提供心理辅导;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定期调研,及时推进导学双方良性沟通与互动等。[17]有学者剖析大数据在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干预中的作用,认为大数据的应用能够提升心理危机识别及干预的预见性和时效性,提出设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基线,建立各类心理危机学生预测模型,包括学业危机模型、人际关系危机模型、家庭危机模型、恋爱危机模型、压力心理危机模型和自杀危机模型等,将模型与预警基线之间建立正相关联系,实现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识别和预警。[18]
(五)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高度关注
网络环境催生大学生虚拟交往、网恋、网络成瘾等诸多网络心理问题,引发研究者的关注。
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差、易焦虑、抑郁、冲动、偏执、敏感等问题。研究同时发现,男生、单亲或联合家庭、大二或大三年级、学习成绩差、负性事件经历频率高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问题。[19]有调查发现,手机成瘾是影响大学生群体睡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着大学生身心健康。手机成瘾倾向与大学生心理僵化有显著相关性,而心理僵化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研究同时发现,可以通过改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能力来改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20]有学者发现手机成瘾与大学生内心安全感存在密切关联,手机成瘾者的安全感显著低于一般手机使用者,缺乏安全感的大学生有更多回避现实社会交往的行为,导致心理需要受阻进而加重手机成瘾。[21]
学界认为应重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使用程度,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质量,对改善其网络成瘾状况有良好效果。[22 ]此外,还有研究者提出优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搭建心理健康网络互动平台,营造积极网络心理环境等对策。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特点
(一)心理健康政策环境带动支撑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召开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相继出台,就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等具体问题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新目标新要求。2018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要求“高等院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建设,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心理专业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危机干预等。”
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有关情况,从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构建心理服务网络,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培养与使用机制,规范发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如何参与心理健康服务。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宣部、教育部等十二部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针对各级各类学校,从心理健康宣教、心理健康环境营造、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健康关爱、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明确建设要求。
上述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从社会大环境带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催生了学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的热烈探讨,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支撑。
(二)医校心理健康资源融合共建
一方面来自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带动,一方面来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的思考,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独立命题。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化,影响因素的复杂化,也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从系统视角解读审思。
在本年度的研究成果中,“医校结合”成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研究热点问题。许多高校在与精神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精神科签订合作协议、畅通转介学生医疗救助绿色通道、邀请精神专科医生入校坐诊、共同开展心理卫生科普宣教等方面已有实践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学界也更多认识到,在“健康中国行动”的大背景下,社会医疗心理服务体系将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三)家校心理育人合力备受关注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首要环境,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着重要影响。相关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抑郁症患者在儿童时期、青春期或青年时期首次发病,这时候他们的主要成长环境还是家庭。[23]有研究发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留守儿童”一代已进入大学,受调查样本中相当多的同学认为“留守经历给自己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32.3%的同学表示“农村留守经历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缺乏安全感,非常敏感”;20.5%的同学认为“该经历使自己的性格变得悲观、容易自卑”;18.2%的同学回答“该经历使自己谨小慎微、胆小怕事”;17.9%的同学强调“该经历使自己对生活的要求很低,自我期望值偏低”;16.5%的同学认为“自己经常处于孤独和焦虑状态”;还有9.2%、7.4%、6.7%的同学表示自己在个性上具有容易委曲求全、思维偏执、任性叛逆等特征。这些都是容易诱发心理问题的人格与心理特点。[24]因此,加强家校沟通,掌握大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家长教育理念、亲子沟通模式及早期心理状况,对于有效开展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必要。当前,在家校合作沟通共同推动心理育人效果方面还有一些基本问题尚未得到充分探讨,如家校合作的职能边界,家校沟通过程中学生的隐私保护,家校合作有效模式等,都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发展趋势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实践创新中不断深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发展,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理研究,需要在理解2019年相关研究进展与年度特征的基础上,尝试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求凝集研究力量,加强集体攻关,有针对性地破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亟待建立衔接式一贯制心理健康教育综合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心理健康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高校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方面的作用与责任。当前,大学生“带病入学”比例逐年递增,高校成为部分学生在进入社会前最后的“心理康复站”,给高校育人管理及和谐稳定带来很大困扰。学界更多认识到,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始发与他们的青少年早期或儿童期,高校面临的多是这些问题的成人状态和复杂阶段。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源头抓起。有必要从系统视角加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衔接式一贯制心理健康教育综合体系,根据儿童、青少年、青年不同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围绕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以树立系统思维,促进学段衔接,坚持分层分类,做好内容统筹为原则,从工作机制、师资队伍、工作规范等内容出发,建构大中小幼心理素质教育资源相互融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持续探索高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心理育人模式
当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得到持续渗透,多数研究成果均体现全员全程全局思维。学界普遍认为,“心理育人”是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改革落实落地的有效载体。也有研究者提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存在教育主体全员性凸显不足、教育过程全域性把握不够、教育方法系统性整合不优等问题。[25]进一步协同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心理育人体系,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困境,提升心理育人实效应成为学界持续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
(三)逐步推进心理科学前沿研究在心理育人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前沿研究发现,个体的思想和情感可以改变大脑结构,冥想、学习、抑郁等也可导致大脑结构发生改变。结构的改变不仅会导致大脑皮层的灰质不断增厚,还会重新定义大脑的某些工作方式。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冥想训练后功能磁共振脑图的研究发现,冥想训练后学生大脑的左上顶叶皮层和后扣带皮质增厚。左侧顶叶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被认为与注意力功能相关,结构上的改变也伴随着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的降低。[26]有研究者在运动前后对被试样本的情绪、自尊和自我形象进行了调查,以评估运动对个体精神症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平均95%的被试表示,在进行结构化锻炼后,他们的情绪有所改善;63%的被试表示,在锻炼后他们感到快乐或非常快乐,而不是中立、悲伤或非常悲伤。平均91.8%的被试表示,他们对自己结构化锻炼后的身体感觉很满意。[27]这些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视角和资源,或将带动未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小兰,张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马川.“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9(3).
[3]奚宾.佛系与狼性:大学生心理分化与应对[J].教育评论,2019(8).
[4]徐洁,赵燕飞.新时代大学生边缘群体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J].教育评论,2019(4).
[5]潘莉,董梅昊.高校心理育人面临的现实难题及其突破[J].思想理论研究,2019(3).
[6]陈虹.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内涵、困境与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
[7]刘洋.高校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10).
[8]廖冉.自主学习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研[J].北京教育(德育),2019(2).
[9]张驰,曹慧等.讲授还是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教学法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9(4).
[10]吴玮.基于 QAIT 模式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高教学刊,2019(20).
[11]汤晓,赵山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5).
[12]张军,杨露露.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6).
[13]蔡丽丽,陈梅.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
[14]李永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9(3).
[15]姚斌.新时代背景下“医校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19(5).
[16]董旻晔,贾芷莹等.情境学习对心理危机干预技能提升效果的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
[17]赵丽琴,吴群利等.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预警机制的建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8).
[18]蒋勇,周敏.大数据在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及干预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
[19]居文.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心理预防措施[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
[20]黄明明,陈丽萍.大学生心理僵化与手机成瘾倾向: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6).
[21]吴茜玲,罗娇.大学生安全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回避现实社交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5).
[22]方鸿志,代勇真.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积极心理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12).
[23]Pedrelli P,NyerM,Yeung A,et al.College Students:MentalHealth Problems and Treatment Considerations[J].Aca-demicPsychiatry,2015(5).
[24]贾勇宏.留守一代进入大学后[N].中国青年报,2019-8-26.
[25]吴先超.“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
[26]Ferrarelli F, Smith R, Dentico D, et al.《Experienced mindfulness meditators exhibit higher parietal-occipital EEG gamma activity during NREM sleep》[J].《PLoS One》,2013(8).
[27]Pedrelli P,NyerM,Yeung A,et al.College Students:MentalHealth Problems and Treatment Considerations[J].Aca-demicPsychiatry,2015(5).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