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文化引领,成就学校核心竞争力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运行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先进的学校文化是凝聚力、向心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力。
“爱家、爱校、爱国,求真、求善、求美”是三里屯一中的校训,也是学校文化的生发点。50多年来,学校秉持“三爱三求”的校训,全力构建“胸怀家校国,弘扬真善美”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理想教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学校文化高度契合,同时给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明确了发展方向。学校将理想教育文化倡导的尊重、民主、责任、科学理念贯穿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建设人文环境、加强人文教育、实施人文管理、注重人文关怀等一系列举措,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激励更多教师成为优秀教师、最佳公民。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中,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成就学生,逐步形成了具有人文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办学成果丰硕,连续12年荣获朝阳区“高考优秀校”,多次被京城媒体评选为“北京市最具加工能力的品牌学校”“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先后获得“北京市教科研先进校”“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20年,《打造传统文化景观,推动整体环境育人》项目被评为朝阳区学校文化建设第四批金牌项目。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理想教育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成为推动学校持续提升办学品质的核心竞争力。
合作对话式课堂教学改革,磨砺“最具增值力学校”
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之一,没有课堂文化的改革与发展,学校文化最终将无所依托,无功而返。学校长期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从2012年的“新课堂行动”到2015年底掀起新一轮打造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开放智慧的“活力课堂”,再到2018年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合作对话式教学,所有教师全程培训,全员参与,典型引路,持续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之路。
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整体建构。课堂教学如何处理学科知识掌握这条明线与学生能力培养、方法工具意识形成这条暗线的关系?课题组单元备课方式使教师在知识体系建构上努力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教师的章节、单元、整本书、整学段的学科知识建构力求清晰、准确、完整、科学、合逻辑,同时要对跨学段(初中)本学科知识体系和跨学科(物理、化学)知识融合有所了解,这是处理好教学知识明线的基础。
注重构建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文化。聚焦28个要素进行行为具体化,通过观察、记录、总结、反思、再实践,一段时间后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纷纷表示,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自信的笑容和渴求知识的眼神,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样的课堂氛围也为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注重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和能力培养。课堂教学要通过知识的深度内省,在实现知识体系建构的同时让教育在课堂上真正发生。教师有意识地建立学科“工具架”“方法库”和“技术大全”,并训练学生使用这些工具和方法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向优秀教师行列迈进。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就在于对专业的主动、持续追求。通过参与元备课、上靶子课、单元备课反思、整本书或某一学段学科知识结构建构等一系列整链条的实践活动,教师从被动吸收、模仿到主动思考、实践,自我专业发展的意愿不断提升,自信心、自觉性被激发和调动,因此这些教师向优秀教师迈进了一步。
高考成绩大幅提升。2019届高考,三里屯一中在高位稳定基础上不断突破,理综在高考中取得了全区第10名的好成绩,其中生物学科的正向拉动作用更为突出。我们一直坚信成绩是理想教育文化的副产品,学校出色的高考成绩也验证了这一点。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教师对理想教育文化的理解经历了扰启、内省、质疑、实践的过程,正逐步清晰、逐渐深入。理想教育文化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文化乃至学校整个教育文化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需要我们坚守初心、坚定信心、坚持实践,不断建设更多的理想课堂,培养更多的准最佳公民。
(作者系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0年09月30日第7版
作者:王利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