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家长们发现了吗?其实有的孩子不管倒还好,犯点儿小错,知道回来向爸爸妈妈认错,可是有的孩子反而是越管越叛逆,越管越止不住的捣乱。
实际上,孩子的“叛逆”行为是这些方面造成的,并不全是孩子的错。
美笑从小就聪明伶俐,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经常站上舞台,小小年纪,一点儿也不畏惧,上了小学更是如此,成为了学校的小主持人,还不断参加演讲、跳舞等活动。可是美笑有一点让家长很头疼,那就是不受管。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妈妈为了给她报一个培训班,便推掉了学校的比赛,美笑知道后知道哭着找妈妈说理,为此她还不吃饭。只要别人一干涉她的事情,替她做决定,她就会像刺猬一样,狠狠的扎身边的人。
孩子不管就是爸妈的好宝贝,管了反倒成为“熊孩子”,这是为什么?
一、为什么孩子不听话的三个原因?
1、家长以自我为中心,未能考虑孩子的感受
很多时候家长都喜欢用“为你好”来说服孩子,表示自己这么做单纯就是为了孩子好。
可是,在我们为孩子做决定、做选择的时候,是否问过孩子的意思呢?
有的时候,我们做的反而会影响孩子,家长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中未能考虑孩子的感受,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2、幼儿自我意识发展
婴幼儿阶段,宝宝们会跟随父母进行选择,或者说,他们基本上会按照父母的安排探索这个世界,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还在萌芽阶段,没有支配个体行为的能力。
可是等到孩子3岁的时候,自我意识就会慢慢地融入孩子的行为与思想,这个时候家长们想要管制孩子,自然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变得“叛逆”。
3、缺乏规则意识
孩子为什么会一说就跳起来,像是要和父母吵架一样?又是为什么一受批评就冲动行事?这些行为都与一个人的“规则意识”有关,规则意识薄弱,是许多孩子经不住管教,容易触底反弹的重要原因。
孩子的叛逆行为离不开家长的影响以及孩子自身的成长问题,对此,家长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解决。
二、想让孩子听话,核心是这3点
1、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是非常基础并且重要的一个方面,不被尊重的生活很容易让人垮掉,而不被尊重的一段关系里,很快就会因此而变得支离破碎,就算是亲子关系,也会因为“尊重”的缺失而变化。
所以,家长想要让孩子听自己的话,需要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态度,充分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只要不突破底线,家长可以适当放宽自己的要求。
比如早餐吃什么、当天穿什么衣服、鞋子的颜色……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却是孩子展现自我意识和权利的重要途径,家长应该看到孩子内心被尊重的心理渴求,并满足孩子。
2、设立一定的规则,注意行为边界及底线
管的太严,容易让孩子变得非常抵触,这样一来,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也就多了非常多的困难,要解决的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多。
可是如果家长不管孩子的话,任由其自由发展,也是不行的,在酒与污水定律中,环境能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所以家长不引导也不行。
那么,在二者的矛盾之中,家长们能够清晰的看到一条分界线,那就是“自由+底线”,这就是家长思考到底怎么管孩子最合适的答案。
给孩子适度的自由,比如交友、学习计划等,同时和孩子一起设立底线,在允许的范围里自由选择,便解决了亲子两方面的需求和冲突。
3、利用用户思维,了解孩子的需求
所谓“用户思维”,指的是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思维方式。
亲子的相处中,如果有“用户思维”的融入,家长们会发现,了解孩子并不难,想要获得孩子的认可也不难,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家长姿态,走进孩子的心理。
日常的生活里,多和孩子交流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与此同时,在做决定的时候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用倾听、提问提高亲子间的沟通效率。
孩子越管越叛逆,一般都逃不开这3个原因,对此,这个解决方法值得家长们借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