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的青春期表现都各有不同,就同花园里的花儿一样。想让花开盛开,需要花把式精心侍弄,否则,再名贵的品种也可能养出问题来。
教育孩子就如同种花,不具备专业水准,很难正常把孩子教育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家长完全无视专业化育儿这一基本认知,总是想当然地摸着石头过河,结果有些人呛水了,有些人得病了。
今天我讲一个案例故事,希望家长们能从中获得启发。
01
前天,接待了一个来自广东的家庭,父亲是政府职员,母亲是小学教师,儿子读初一。
夫妻两个人总算是找到可倾诉之人,只见他们历数孩子的种种不是,一个小时的预约时间,让他们俩就用去了20多分钟。
待他们说完后,我问孩子爸爸:“你看到的全是孩子眼前的问题,你可否想到孩子早期教育是否用心去做了?”
爸爸说:“我一直在单位工作很忙,教育孩子的事基本上都靠我老婆负责,我以为她是教师,教育孩子应该不成问题。”
再问妈妈:“你认为自己的能力教育儿子胜任吗?”
妈妈说:“我最初还自信满满,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都相对省心,可是进入初一后,我就发现突然无法招架了。”
我问妈妈:“你对儿子的早期教育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妈妈想了半天,竟然说不出一二三来。
02
由于第一次接触这个家庭,我并没有和孩子见面,因为凭专业经验判断,对于初一男孩子来说,我是他生活中的陌生人。不可能轻易接纳我,并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
然而,这对夫妻却不断强调,让我直接面对孩子,我说:“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讲,你们的思路是不合理的,青春期孩子内心非常敏感,且对陌生人有一种下意识的心理抵触。我接触孩子需要一段时间,在之前我需要让你们做出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不仅可以让孩子看得见,还得感受到。”
孩子爸爸问:“这种改变难吗?多长时间可以见到效果?”
我说:“改变需要用心,需要重塑你在青春期儿子心目中父亲的形象,具体时间要看你个人是否努力了,快则一两周,慢也得一两个月。但如果你不把我的建议采纳,恐怕问题会越来越棘手。”
孩子妈妈在理解能力方面,明显要比爸爸强,她基本上认可了我的观点。
但是对于孩子爸爸来说,他的畏难情绪从表情中就可以窥得一二。
03
面对厌学不愿意去学校的青春期孩子,任何形式的劝说都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内心对学习的痛苦感已经超越了一切。
如何让孩子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这才是需要马上着手做的事。
我给这对夫妻第一个建议:重建家庭生活秩序,重整生活节奏,让孩子感受到他属于这个家。
孩子爸爸不解地问:“难道一个初一的孩子没有家庭归属感?”
我说:“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到位,你们的孩子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甚至他可以经常坐在客厅看电视,完全无视你们的存在,说明他的心已经游离于家庭之外,他的躯体需要你们的供养,但是他的精神却无法得到滋养,自然无法融入到你们正常的家庭生活之中。”
孩子妈妈问:“那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让孩子的心回到家里呢?”
我说:“建议你们每周末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进来,因为你们是三代同堂。明确告诉孩子,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重新建立家庭秩序,平等地让每一位家庭成员享受家庭的关爱,当然为家庭付出责任也会在会上做好分工。只有参与家庭会议,你才有资格有权利获得家庭生活保障。否则,你不参与相当于弃权,对不起,你目前所有优越的生活保障都会被降到最低点。”
考虑到爸爸是政府职员,问他是否能理解这个建议的深层涵义,他说基本上没有问题,从道理上来讲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孩子妈妈也接受了这一建议。
04
针对家庭会议召开的具体流程,和这对夫妻很快草拟出来,他们也清楚第一次家庭会议主要内容,以及关注的重点。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关于心态的改变!
针对孩子爸爸暴躁的脾气,我对他讲:“你对孩子发火,无异于火上浇油,会让孩子对你更加不满,他会用报复性心理抵触上学,甚至用消极的生活态度来发泄不满。因此,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调整心态,用接纳的姿态面对孩子,因为你这位父亲长期以来根本就没有履行父亲教育的职责,又怎能在儿子面前树立起威信呢?”
我对孩子妈妈讲:“请放下你所有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吧,最起码你应该庆幸儿子每天还能出现你的视野里,对于那些选择不归路的青春期孩子来说,他们的父母还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吗?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关爱自己身上,要想着我该如何做一个气质优雅的母亲,让儿子感受到你的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性格。试想,哪一个孩子不愿意生活在母亲的阳光怀抱里呢?”
道理不需要多说,夫妻俩基本上也能理解,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做,我说那就继续进入第三个环节。
05
第三个环节:让孩子看到父母脸上的笑容。
从孩子进入初一开始,由于鼻炎经常发作,孩子受病痛的折磨很快就影响到了学业。然而对于父母来说,却过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学习上,忽略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
当孩子发现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学习成绩远胜于爱自己时,对他们的不满情绪会不断增强。消极、懒散、不愿接受管教便成了常事。
而对于家长来说,完全被孩子的负面行为牵扯着精力,不断试图改变孩子,但彼此又不断发生着激烈的矛盾冲突,直到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生活空间里。
我给这对夫妻建议:“从现在开始,暂时先不要试图去改变孩子我不良生活和学习习惯,而是每天保持平常心,你们尽可能少去说教孩子,而是经常在孩子面前保持微笑。”
孩子爸爸说:“我怎么可能笑得出来,这也太难了吧?”
我说:“难是因为你不想改变自己,你不想重塑形象,说白了这是你思想懒惰的表现,你如果想让孩子有改变的可能,就必须要突破畏难情绪,去落实我的建议。”
孩子妈妈说:“我有信心去做改变,其实这本身真的不难做到,因为我有深刻的体会,我在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经常面对学生微笑时,反而容易让他们更愿意遵守纪律,更愿意专心学习,现在想来我们太忽略孩子的感受了。”
学会对孩子微笑,必须要发自内心,而这恰好可以让孩子最直观地感受到父母的改变。
06
第四个环节:改变对孩子说话的口吻,变命令强迫为给出建议和选择。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和几岁的孩子说话,你用强迫式的命令,甚至是威胁都有可能让孩子因为害怕你而屈从。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种做法会适得其反。
我对孩子爸爸讲:“青春期孩子从思维能力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已经开始思考与自己有关的很多问题,当他发现自己得到父母的尊重,有想法可以和他们探讨时,才会愿意把想法说出来,并采纳父母给出的一些建议。”
孩子妈妈说:“老师你这点我比较赞同,我就发现儿子有时对于我给出的建议愿意接受,而我用强势的口吻命令他做事时,却常遭到反抗。”
我说:“你们只要认可孩子已经长大这一事实,每天像和你的同事交流一样,才会让孩子感受到你们的尊重。即使孩子有时表现得不如意,你可以用选择法来引导孩子。比如孩子对手机游戏比较迷恋,可以在吃饭时儿天,问孩子,吃完饭后,你选择先玩手机游戏,还是先写今天的作业呢?或者你还有什么好的做法可以两者兼顾呢?”
瞧,说话语气的变化,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会拉近亲子关系的距离,做起来有那么难吗?
结束语:由于是小时咨询,一次不可能安排过多环节,即使如此,四个环节任务落实起来也颇考难家长的耐心和毅力。虽然这对夫妻答应他们会努力去做,但是能否战胜思维的懒惰,还有固执的性格,那就看他们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心有多强了。从我多年工作经验来看,至少有七成左右的家长做不到,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不动脑子,更没有悟性。而那三成多能做到的家长,最终都成为真正的赢家,都重燃了家的希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