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戒网瘾学校”这个词重回公众视野。
在B站,up主 @温柔JUNZ 发布了一条资料详实的视频,揭露了一个埋藏在隐秘角落的可怕真相:
直到现在,全国各地依然有无数戒网瘾学校,他们假冒警察,将孩子强行带走,而孩子的家长知情且默许。
截至现在,这条视频已收获超过300万的观看量,2万条评论,在评论区,有网友现身说法,佐证了up主的观点。
尽管这些戒网瘾学校遍布全国各地,但套路却出奇地相似:学校派人假冒警察,说孩子涉嫌“网络犯罪”,有的甚至会用到手铐。
就在今年12月,在山东,一名已经成年、曾经获得多项科技大赛奖项的山东男孩张小乾(化名),因为在性别认知问题上和家长发生分歧,随后被家长联系的戒网瘾学校强行带走,至今失联。
在被戒网瘾学校带走前,张小乾和父母就已经闹得很僵。
他甚至已经预感到有事发生,曾交给好友一份报警委托书,以防万一。在被带走之后,也偷偷在Q群发消息求助。
然而,尽管朋友们已经报了警,警察也调查过情况,但在张小乾父母的有心庇护之下,警方将事件定性为家庭纠纷,不予立案。
和张小乾同病相怜的还有很多人,明明已经成年,但仍然被父母的控制欲逼得身不由己。
父母一口一句“为了你好”,做出的行为却在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来回试探,令人瑟瑟发抖。
虽然名字上是“戒网瘾学校”,但被送到那里的孩子,不一定真的沉迷上网,像上文的张小乾,品学兼优,深受老师和同学欢迎,但因为性取向问题被父母视为“有病”。
有网友透露,有父母因为对女儿交的男友不满意,将她送到杨永信那里,对她进行电击。在女孩终于“乖”了之后,家长带着她去做了ren流。
网友 @为了有尊严的活着 也是网戒中心的初代受害者,曾写过万字长文,揭露了网戒中心的黑幕。
在2008年左右,19岁的他高中毕业,开始接触淘宝店,成了初代的淘宝店主。然而,由于父母不理解,觉得他工作不稳定、不务正业,就将他送到了网戒中心,对他身心造成巨大伤害,至今还没平复。
家长本应是孩子天然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但无数家长正以爱的名义,亲手将自己的孩子推进火坑。
01 父母的控制欲,能有多么恐怖
《小欢喜》中,大家应该对英子母亲印象深刻。为了令英子随时置身于监视之下,母亲甚至在她的房间装上玻璃墙。
全身心的付出,全方位的关心和监管,孩子有变得更好么?
并没有,在令人窒息的母爱之下,英子只想逃离母亲,并不幸得了抑郁症,一度打算轻生。
而今年大热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也有类似的设定,外表乖巧、内心黑化的学霸朱朝阳,有着一位极度强势的母亲,大到和父亲的关系,小到一块面包、一杯牛奶,朱朝阳的所有想法和行动,都在母亲的掌控之中。
控制欲强的母亲如此,父亲也不遑多让。去年,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热度很高,其中,焦俊艳和她的父亲堪称典型的中国式父女。
在给父母、孩子、伴侣、自己的重要性排序时,焦俊艳的父亲几乎毫不犹豫,“孩子第一,父母第二”。
我不怀疑这位父亲对女儿的爱和关心,但具体的表现方式,却总让人感觉有点不是滋味。
比如对女儿的穿着打扮不满意时,焦俊艳的父亲毫不顾忌地吐槽:“穿得跟个淤泥一样”、“头发像鸡窝”,隔着节目组有意打圆场的滤镜,我们都能感受到焦俊艳那快要溢出屏幕的尴尬。
在结婚的问题上,两人的矛盾显得更加尖锐了,女儿认为不能强求,哪怕不婚不育,自己开心就好;老父亲却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观念非常不满,甚至表示如果女儿只谈恋爱不结婚,自己就把门锁起来,不让她出门。
这样的语气,我们感觉在这位父亲心目中,女儿还是十五六岁的未成年孩子,然而实际上当时焦俊艳已经32岁,早就过了应该被管教的年纪了。
父母对孩子管控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套自洽的逻辑:“为了你好”。
我们经常能听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说这样的话:“虽然你现在不理解爸爸/妈妈,但以后你就会明白了,这是为了你好,爸妈还能害你不成?”
送孩子去网戒中心、私自改孩子的高考志愿、催婚催生、强制孩子分手,在旁人看来都难以接受的事情,许多父母却能做得理直气壮,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是对的,是为了孩子的未来。
然而,未来会怎么样,我们都不知道,但当下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在知乎上,有网友爆料,父母不满意他填报的志愿,便私自改了志愿和密码,导致他精神崩溃,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曾经的北大留美博士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联系方式的新闻,就引起了大众对父母控制欲问题的关注。
家本应是个避风港,但一旦爱被控制和埋怨所取代,孩子的世界风雨飘摇,父母的世界愁云惨淡,最爱我们的人,注定伤我们最深。
02 父母的控制,竟也是一种依赖
那么,为什么有的父母会对孩子产生如此强的控制欲呢?《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母亲的一番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在剧中,朱朝阳的母亲不满孩子对父亲的维护,回到家后,对着孩子大发脾气,“我辛辛苦苦把你带大,你爸爸带你游了几次泳,你就胳膊肘往外拐!”
还直接否定了前夫对孩子的爱,句句戳心,“他要真的在乎你,他就不会和我离婚,就不会抛下我们母子!”
我们都知道,人对伴侣的爱,和对孩子的爱,是两码事,即使夫妻离婚,也不应该影响对孩子的关心。但朱朝阳的母亲有意煽动孩子对父亲的恨意,背后动机只有一个:她恨前夫,就认为孩子也必须恨父亲,只有这样,她的精神才不会孤单。
对于父爱、母爱,我们最常见的评价就是:伟大、无私、不求回报。
但实际上,父母的爱也是求回报的,但这种回报不体现在物质上,而是在精神上。
所有的父母都在孩子身上寻求精神支持,只不过程度不一样。比较开明的父母,是“你开心,我就开心”,而高精神索求的父母,就是“你必须要让我开心”。
亲子关系中,父母有着天然的强势地位,当父母以自己的喜恶作为准则时,就很容易忽略孩子的真正想法,认为孩子和自己一致就是对的。传统观念中常见的“孝顺”、“乖”、“听话”等对好孩子的定义,背后本质就是服从。
听话,就是好孩子,不听话,就是不孝,甚至还拿养育之恩说事,哭诉痛斥孩子是“白眼狼”,沉重的枷锁令孩子敬而远之。
这就造成了我们很常见的畸形的亲子关系:
在物质上,父母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对孩子千依百顺,要星星不给月亮,削弱了孩子的自立能力,养出一大帮妈宝男(女);
但在精神上,又完全反了过来,父母对孩子高度依赖,视孩子为最重要乃至是唯一的寄托,不断在孩子身上寻求价值认同。一旦孩子不听话,就宛如天塌下来,各种打骂控制,哭哭啼啼,将温馨的家闹得一地鸡毛。
导演李安说过: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附属品,而是应该可以彼此相爱的。
父母真的没有必要去制造一种阶级的关系,过分强调孝道,父母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去爱。”
诚然,父母应该爱孩子,孩子也应该爱父母,但别忘了,在作为别人的父母或孩子之前,首先作为的,是一个独立的人。
03 亲子关系是共生,不是寄生
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并不是真的为了爱,而是要在孩子身上找回自己未完成的理想。
自己没法当老师,就逼孩子当老师;自己嫁不了有钱人,就强迫孩子和穷男友分手;自己以前没得选,现在总想找回选择权,但方法不是自我提升,而是剥夺孩子的选择。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边界感的缺失,理所应当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就有权决定他们的一切。
但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界限,孩子生下来之后,就不再属于父母,而是属于自己。父母只能为孩子铺平道路,而不能为他选择走哪条路。
更何况,社会发展太快了,很多我们自以为的“正确”,在孩子身上不一定适用,我们认为的“离经叛道”,说不定是真相,谁知道呢?
2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告诉过我们,“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要是真的为孩子好,就应该引导他们形成独立的思维和能力,而不是为孩子大操大办,因为父母再强势,也改变不了肯定会比孩子先走一步的事实。
因此,如果你是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的第一步,就是降低对孩子的情感依赖。
不要将孩子视为自己唯一的寄托,在为孩子付出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也是一个完整的人,自己的爱好、需求也应该得到满足。
这样,自己不会因为过度付出而对孩子吹毛求疵,孩子也不会被沉重的爱压得产生愧疚。孩子再靠得住,也比不上自己靠得住,与其和孩子拧巴,还不如自我提升,令自己成为更优秀的那个。
第二步,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也允许孩子有迷茫和犯错的时候。
费孝通在《生育制度》里说过:“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责的次数。”
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家长的管教感都是很重的,不但管得事无巨细,还很难接受孩子的丝毫不好,孩子考97分也骂,忘记了做什么也骂,还动辄男女混合双打。
之所以崇尚打击教育,还是因为没有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觉得既然孩子是“自己的”,就怎么打骂都行,而且要求越优秀越好,反正不亏。
但其实,子女也有自尊,长期被打击,只会造成自我认同感降低,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同样,挫折、迷茫和犯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父母永远无法代孩子体验,也很难用所谓的“人生经验”去令孩子信服。
与其一味担心孩子过得不好,就对孩子强行干预,还不如给孩子解决困难的信心:只管尝试自己的人生,哪怕错了,也可以重来,父母永远是你的港湾。
最后,永远别忘了,孩子也是会反抗的。
很多人不惜伤害孩子,也要干预他们的人生,就是因为觉得这样做没有风险。反正孩子又不会反抗,反正孩子无论怎样都还是要爱父母,因此父母就可以为所欲为。
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爱是无条件的,孩子会恨父母,也会反抗,只不过会用自己的方式。
比如孩子的自残行为,很多时候是为了报复父母。
新华网曾报道过一个案例,一名北京女孩明明没有弹琴的天赋,但母亲为了完成年轻时没完成的钢琴梦想,逼迫孩子学琴,并且“学不好就挨打”,最终,女孩在母亲面前用刀剁下了自己的手指。
哪怕没那么极端的,小时候是“乖宝宝”,长大之后和父母矛盾却越来越深,甚至形同陌路的案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作家龙应台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堪称亲子关系最戳心的注脚: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诚然,让父母承认最后必须要放手的事实,在情感上是很难的,但精神“断奶”也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
孩子需要“断奶”,父母也同样需要“断奶”。父母和孩子应该是相互关心、共同提高的共生关系,而不是一方完全寄托和剥夺另一方的寄生关系。
控制很容易,共情比较难,但正是难,才能成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和榜样,不是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