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两代共写的家书汇集,由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合著,为什么要以这样的形式互写家书呢?
当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因就任台北市文化局长而需要离开欧洲的家返回台湾,而等她卸任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儿子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小伙,望着这个沉静而又有点“冷”的儿子,龙应台有点不适应,于是她决定以写书信的方式来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我在阅读书中安德烈和他母亲龙应台关于文化、年龄以及情感的交流时,也开始反思二十几年来我与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个典型的在海边长大的女子,经由她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浩瀚的大海,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母亲也时常以大海来作比喻,教育我许多事情,她说海的美丽在于它的广袤和不可捉摸,也正因为如此,当海啸来临时,往往能把你吞没。所以,当你遇到特别漂亮与诱人的事物时,一定要警惕其隐藏的陷阱。
母亲的这段话时常回想在我的脑海,虽然当时无法领会,但在往后的人生历程中、在遇到需要作出重大的抉择时,往往能够记起这大海的比喻,对于当下选择的理解又多了几分。
龙应台对于孩子的教育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安德烈在信中表现出的情商之高、对于事物本质的把握之准确,使他根本不像一个只有十八岁的青年。他会与母亲探讨对抗老师、反抗权威的做法,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绪;他会向母亲解释自己喜欢的音乐,学着去欣赏母亲那一代所欣赏的东西;他会和母亲探讨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阐明自己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是书中的第28封信《给河马刷牙》中关于人生选择的探讨。
信中有这样一段为大众所熟知的原话: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龙应台在这封信中表达了对儿子安德烈未来工作的担忧,举了画长颈鹿的提摩的例子,提摩从小爱画画,在气氛自由的德国教育系统里,他一会儿学做外语翻译,一会儿学做锁匠,一会儿学做木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了许多年,仍然和母亲住在一起,没事的时候,就坐在临街的窗口画长颈鹿……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住多大的房子,而是内心是否真正的快乐。想要获得快乐有两点,第一,发现其是有意义的;第二,你能从中获得时间。这样,你就是快乐的,能从中获得经验和幸福感。
同样的,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想起自己刚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因为不懂得工作对于人生的意义,于是就随便找了一份看起来还算体面的工作,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每天的上班变成了被迫谋生,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找不到人生的快乐和工作的价值。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我开始寻找自身的兴趣所在,并结合兴趣发掘出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最终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职位并转换成功,从此,我发现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充满阳光和快乐的。
正如作家严歌苓的《人生好美》中所说:
“跟着人群走是一种选择,一种安全的选择,跟着爱好走,跟着理想走,是冒险的选择,有不可预料的成功和失败等在前面,但因为年轻,选择得起,失败得起,可预料的未来反而无趣。”
于此,愿你也在阅读这本有温度的家书时,重新思考起与父母亲人的关系,发现人生之路抉择的价值,成功找寻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