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是什么病(什么叫网瘾)

所谓网瘾,就是一个人被网络游戏所控制,不能自拔。瘾,实际上就是人被自己创造的一个物所控制。如毒瘾,就是被毒品所控制;赌瘾,就是被赌博控制;酒瘾,就是被酒所控制。一个人失去自我,成为物的奴隶,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丧失。网瘾是精神疾病吗?需要治疗吗?这是最近几年争议最多的话题之一。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把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妨碍日常生活的“游戏障碍”认定为新的疾病,作为依赖症的一种列进了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这是由于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游戏成瘾不断蔓延,在世界各国已成为问题。WHO定义的游戏障碍具有以下特征:无法控制想玩游戏的冲动,与日常生活相比更重视游戏,即使出现健康受损等问题仍然继续玩。如果给家庭、社会、学业及工作造成严重障碍,并且这些症状至少持续12个月,则可以诊断为患有游戏障碍。

 

网络活动激活了啥

如果深入探求网络之“瘾”的神经学机制,心理学家推测多半还是和我们大脑“奖赏系统”中多巴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不过更重要的还是来源于人们内心的某种缺失。专家提出,网络依赖者可以在网络上获得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对抗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对于在生活中受到挫折的人来说,网络游戏和社交的成功可为他们的挫败感提供补偿作用。当人们生活中的不满无处发泄时,网络中看似冒险实无风险的游戏起到极好的替代作用。而面对现实中无法处理的问题时,人们也可藉由在虚幻、想象世界的漫游获得幻想满足。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成功,同样可通过网络成为“英雄”,获得他人认同而得到安慰。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沉迷于游戏

一是心理需求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类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当底层的需求被满足之后,人类便会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当需求不能被满足时,便会产生焦虑、空虚等心理状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阶段都是心智逐渐成熟、习惯逐渐培养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也被称为“青春期”。青少年在这一阶段情绪不稳定、叛逆、心理变化快,一旦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心理需求的满足,他们便寻求于虚拟世界。而网络游戏恰是一个满足需求的载体,它能用虚拟性弥补现实社会的种种不足,成为青少年发泄、逃避种种不良情绪的避难所。

二是心理压力因素。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它主要来自于社会、生活和竞争3个方面,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时便会寻找地方进行释放。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病症”也能佐证这一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挫折,如学业上失败、社会交往恐惧、家庭打击等,当这些挫折带来无法负荷的心理压力时,青少年便会想办法释放。而当诸如旅行、运动等传统减压方式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时,青少年往往为了寻求解脱而沉溺于无时空限制的网络游戏之中,以此来让这种埋藏在潜意识中的压力得到释放。因此,心理压力也使得一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三是群体心理因素。处在群体中的人,一方面可以从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来自群体的支持,而不被孤立。因此,人类的生活是需要群体的,为了能够融入某一群体,个人在受群体心理影响的情况下,不得不在某些方面进行妥协和调整。倘若一名青少年身边的朋友都在玩网络游戏,那么为了使自己不被朋友所排斥,他多数情况下会选择趋同。换句话说,即使原本不玩的人也会尝试着学习玩网络游戏。比如今天很多同学聚会,见了面的一大娱乐项目就是玩《王者荣耀》,这使得坚持不玩的同学逐渐退出这种聚会,而想维持同学关系的,则自然会去玩《王者荣耀》。以上足以说明,正是由于青少年期望归属于某个群体,而致使群体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使其更加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患有网瘾的年轻人更容易患人格障碍

韩国科学家指出,患有网瘾的年轻人中,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而且调查显示,网瘾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其中,男性更容易患人格障碍,据统计男女比例甚至高达19∶1。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的表现,是指在没有幻觉、妄想、智力低下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异常。现代研究也认为:人格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定型,以后即不易改变。另外的研究又发现,儿童期的某些气质特点与成人期的某些人格障碍有一定的联系。

为什么我们离不开手机

原因之一:大脑不喜欢独处

2015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利马耶教授发起了一项关于使用手机的研究。研究指出,通常情况下,使用手机的潜在动机并不是为了获得愉悦,而是为应对增强的压力和焦虑而做出的反应。先从事实说起:我们中的很多人,如果不把每分每秒都利用上,就会感到焦虑。研究表明,我们之所以会因为没有充分利用拥有的每分每秒而感到焦虑,一个原因在于,我们难以和自己的思想独处。

原因之二:在线=存在,断线=消亡

现在,网络成了我们与他人以及整个世界的主要联系。不能使用手机,就仿佛与这个世界失去了联系。智能手机让我们感觉自己永远与世界相连,以此缓解孤独感袭来造成的焦虑。

马里兰大学国际媒体与公共议题中心发起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网络断绝联系的人会被强烈的消亡恐惧感所吞没。他们要求200名学生连续24小时断绝与手机、电脑(及其他媒介)的联系。在描述这段感受时,学生们表示,他们感到自己与世隔离,对可能错过的东西感到焦虑,他们使用的词语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疯狂渴望、非常焦虑、极度烦躁、痛苦、紧张、情绪失控。

当我们不在线,当我们断开联系,当我们错过一切,我们就不存在了,这会带来最无法忍受的、事关存在的焦虑。

这也可以解释我们对电子设备会产生强烈冲动的原因:它不是一种病理现象,而是因为网络世界有能力触动人类精神深处,这使我们中的很多人沦为电子设备的奴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4-30 下午8:35
下一篇 2022-04-30 下午9:01

相关推荐

  • 怎么解决孩子的焦虑问题

    孩子焦虑问题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问题,许多家长都经历过为孩子担忧和焦虑的情况。要解决孩子的焦虑问题,家长需要了解一些有效的方法。 第一步,建立家庭规则和沟通渠道。家长可以制定一些家庭规…

  • 不上学了又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

    不上学了,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很多人为了逃避现实的压力,选择不上學,但是他们却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导致自己无法找到…

  • 六岁孩子沉迷于玩手机

    六岁孩子沉迷于玩手机 六岁的孩子正处于探索世界的年龄,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在这个年龄段,一些孩子已经开始沉迷于玩手机。这种现象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

  • 怎样写给儿子成年礼的一封信

    亲爱的儿子, 在你即将迎来自己的成年礼之际,我想对你表达我的祝贺和敬意。作为你的父亲,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满足,因为我看到你一步步地成长,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能力独立思考和做出自己…

  • 游戏影不影响孩子的学习

    游戏对孩子的学习是否有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关注的话题。适度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提高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但是过度的游戏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游戏对孩子的…

  • 让孩子玩手机好不好

    让孩子玩手机好不好?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手机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家长来说,让孩子玩手机是否合适仍存在争议。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让孩…

  • 看到好朋友整天沉迷于游戏

    看到好朋友整天沉迷于游戏,我感到十分担心和困扰。游戏对于有些人来说可以是一种娱乐和放松的方式,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成为了一种成瘾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健康。 我曾经也是一…

  •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8811627009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这对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

  • 心理健康教育写给父母的信

    心理健康教育写给父母的信 亲爱的父母: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您们好! 随着我们的成长和成熟,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

  • 手机上怎么给孩子补课

    手机上怎么给孩子补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上补课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方式。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孩子们无法去学校上课,家长都可以通过手机给孩子进行补课。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