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维护的重要性应该是凌越于所有实体和非实体的存在,因为你再也找不到那么一样东西,可以在一瞬间置人于死地,取缔人所有的情绪,阻碍一个人所有的未来和发展,连带效应广至世界,深至表里,甚至延续到千千万万代,无处找到病根,无法可以解救,并且在此基础上的任何形式的挽救都将必然徒劳无功。
抑郁如果说起源于童年的不快乐,那无可非议,但是似乎显得浅薄。
抑郁,应该起源于不快乐的童年。
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依据于刺痛的事迹,可能难以磨灭却千篇一律,后者植根于恐惧型人格,将会在某一件事受挫而强烈激起的一种本能而扭曲的自卫机制,并且这种机制是不可逆转不可自控的,同时因为这种机制因个人天赋能力,呈现形式和程度各不相同,因此也难以捕捉其规律进行排解。
往往自控能力越强,对于抑郁的收拢限度越深,在面对同一件濒临崩溃的事情时,也多数显得平静冷漠,但总是有临界点,因为没有人能够拥有对于
二
?抑郁不为人知的叫法,应该是与一个词接壤:戾气。
抑郁的各种成因,都可归结为童年时期的无爱角色的映射。无论他人的暴力,恐吓,羞辱,或者自身的孤僻,沉默,疑惑,厌恶,都基于这一点中心。在一个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意识的时候,一定有一个攻击型的角色存在于他的身边,甚至是多个角色,间歇性在攻击他自己。
这种角色将成为孩子不自觉的学习对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与人相处的时候都会无意识地显现出一种异于常态的戾气,并且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有意识地去压制,也往往会深化这种戾气恶根,因为几乎没有人具备压制本性的能力,一旦爆发,非伤人就伤己,存在不可逆不可控性。
三
但是抑郁为什么不是暴力型人格,而被译名恐惧型人格呢?
这要说到孩子童年时另一种常伴左右的角色,身边攻击性角色的强势必然弱化和抑制懦弱性角色的存在。
例如一个父亲很喜欢打骂孩子,可能有一个一声不吭的母亲;例如一对父母都是对孩子实施语言行动暴力,则这个孩子的姐姐或哥哥是冷眼旁观这一切的;若是独生子女,也必将有某一个亲戚或者邻居朋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此类推,必定有这样的一个人,会让孩子在恶意攻击之下倾向认为懦弱性角色是好的一面,是不会被攻击的,从而为了避免伤害,更为模仿,成为未来性格的定基。
而无论攻击性,还是懦弱性,这两种角色都是无爱的,但是都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源头,可想而知,攻击带来戾气,懦弱带来恐惧,并且恐惧的一面因为孩子不辨是非的认可而居于上风,也在未来更为直观地在孩子性格上凸显。
因此,抑郁来源于暴力和恐惧,也是恐惧的另一种暴力倾向。
四
有些孩子的童年,如果都是和这两种角色一起度过,则会让他对世界角色的定义非常狭隘固定,以至当温柔和善性的人到来时,他们几乎不知道如何建立心理的感应联系,会因为自身无法做到而给予尊敬而非情爱,因为自身未曾认知而给予好奇而非认同,这也在另一方面让孩子萌生了另一种心理的可能:对于缺失的角色,做出弥补式的寻找。
无论出于强父弱母,狼爸虎妈,或塑料姐妹,瓷娃娃亲戚,种种原因,一旦温柔性的角色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孩子在性成熟的过程中将会将其视为自己缺失的一块,从而想要寻找回来,表现为对温柔性角色的依赖和眷恋。
攻击性角色对于温柔性角色的冷嘲热讽,懦弱性角色对于温柔性角色的置之不理,也会隔绝孩子正常的社会认可,例如父母总是对孩子说不要学某个傻子去帮人,甚至在孩子帮助别人,做正确的事情反而受到指责和怒骂的时候,将会断绝他温柔性本能的萌发和成长。
使他每天沉溺于攻击性角色与懦弱性角色的世界,从量变达到质变,在此过程中心理不断被暗示攻击性角色和恐惧性角色存在的正确性和优越性,从而转化为这两种角色的趋向性镜面,当完成了自我镜面的构造,他也会将这种镜面选择运用于生活方方面面,会格外注意他人与自己的区别性,并且担忧这种区别认知的异化,会降低自己对于镜面习惯的重视,从而与他人划清界限。
因为,抑郁的人,对于恋人或朋友的选择,常人无法想象他们对于寻找与自己相像的人是多么执拗与苛刻。
当你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不仅仅要面对对立的你,还要面对我完全未知,无从下手的茫然世界。
六
抑郁从词义解释来说,分为“抑”和“郁”,都有“收”,“沉”,“下”的意味,这就不仅指性格心理的塑造性,还具有方向性,这也是为何“抑郁”与“焦虑”相对,而不是与“欢乐”相对。
而实际上,很多人对于抑郁的误解总是认为是一个情绪问题,殊不知是方向与情绪的的先后顺序问题。
方向可以理解为抑郁患者的认知,即大脑中枢能力,例如一个抑郁患者哭闹,可能不是因为他很伤心,而是因为他的认知被某一件事动摇或打破,从而产生向内修复或向外隔绝的认知保护机制。
而有些人则试图通过安慰,认错,抱怨去平复甚至压制抑郁患者的情绪心情,而不是捋清抑郁患者的认知,通过沟通内外疏导,从而输入新的认知。
痛苦不可避免,但是可以减轻,应该由通过沟通改变大脑的认知从而影响或改变情绪,而不是通过反驳强调心理的重要性,从而强压认知。
反着射的箭怎么可能会正中靶心?
没有人能忍受背离自我认知的情爱。
情绪只是伪装。
七
恐惧型人格,性格中的攻击和恐惧成分的养成是从童年开始的,但实际上这种性格的养成比这要早。
在孩子受到父母攻击或者恐惧行为的熏陶浸染之前,也许已经隐秘地感知到父母对于自己是不喜爱的,甚至是失望的。
在父亲拿起棍棒之前已经把酒杯摔碎在了地上,刺耳的响声先一步让孩子惊惧其恐怖狰狞面孔,在母亲抡出巴掌之前已经骂骂咧咧别人家的孩子从来不会像你一样难管奇怪。
童年打骂的疼痛可能会在以后的时间渐渐淡去,但是重复的摔杯声,重复的指责话语却总是让身体和大脑强制回忆起相似性的恐惧和难堪。
时间可以让身心依旧完整正常,但身心却无法免疫时间带来的如黑洞般的折损。
八
过年回家,家里总是一如我刚离开家的模样,只是灰尘无数。
过年回家,不是到傍晚时分,母亲汲着拖鞋从麻将馆出来,回来做饭,她从来不知道家里多了一个我。
我的母亲基本上没有管过我,她放纵自己在麻将的海洋里徜徉,我以前总是觉得,她对于我的漠不关心,几乎让我无法感知到母亲的存在,更何谈母爱界限之宽,边域之广。甚至几度让我对于母亲的概念和定义只是一张麻将桌,我妈妈就在那里。
我相信我的出生和存在多少改变了母亲从女孩到女人再到母亲的观念,可能是让她变得懈怠,反感,痛苦,但至少使她在一定程度内感到我的作用与她的愿景期待的对峙或冲突。
我被人用石头伤了眼睛,母亲只是沉默忽视,我回家哭诉要转学,母亲只是告诉我家里没钱,我偷东西,母亲只是随意劝说我不能再这样了,我知道她的训斥和怒火都是无所谓的。也许她认为我的事只是小事,有她思考怎么赢麻将补贴家用那么伟大实用并且重要吗?
甚至把我的事当真都是不值得的,不理智的,而只需说说两句,就能使一个孩子明白他的过错并且改正。而一个孩子,像我这样一个孩子,早知道她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而责备我,也不会让她玩麻将的时间因为我的事被浪费消耗,因此我依旧会打架,会偷东西,会哭,但是久而久之没有人管,也没有人欣赏我的闹剧,因此我久而也自觉无聊,慢慢戒了这些不良习惯。
我的父亲不能说不努力,他非常努力,比母亲也许更努力赚钱养家,但他不知怎样去经营一个家。经营的形式错误就会让家庭和睦与家庭的每个成员本身都同时大打折扣。
到现在也是如此,他几乎不明白为什么他把每个孩子养大了,读了大学,除了过年从来不回家,平时电话都没有一个,甚至回到家放下茶烟酒就匆匆离开。
我是个怎样的人,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他从来不知道。他只以对待一只圈养的动物的方式来对待我。
打骂,讽刺,对比,指责。
在茶桌上,就算我就坐在他对面,我与他本质上也没有过深入的沟通,从来都是他在说,我在听,偶尔点头应几个语气词。
在被打骂过很多次之后,我渐渐明白父亲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父亲,我也会自觉地规避掉他身上这些恶劣的品质,我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学习都来源于只在家里呆半天的母亲,而这也让我在日后的思维和处事风格,都倾向于母亲的作风。
于是,我的童年几乎是在这样一种矛盾的环境中度过的:一个误以为家的家。
这使我在今后遇到不同的家庭环境总是充满疑惑和嫉妒。
这使我至今不能领会家的令人着迷之处,或者自己对于家究竟有着什么本该有的需求。我的性格里从此扎根了一位浪子。这个浪子,胡乱而没有节制的生长。但这个浪子在我出去出去住宿的时候就停止生长了,并永远保留在胡乱放荡的状态。
九
我记得直到大学,都还有人说我很像抑郁患者,但之后分道扬镳工作之后就几乎没有了。可能对我印象依旧如故,只是工作的繁忙让他们没空再搭理我。
除了看见我文字的人会将我的现状和那种动不动就想一走了之的抑郁患者做某种联想,会将我的思维方式代入抑郁群体细细研究,几乎没有人在现实中能够认出我是这样的一个人。
就是说,我保留了抑郁患者的心理,却瞥除了抑郁患者的行为方式,这使我不同于他们将抑郁一如既往的贯彻表现被人轻易感知,这时我就很庆幸自己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受宠的环境之中,我不需要担心人们因为我的抑郁心理而加以排斥,我不需要担心父母看见我的沦落而将我送去心理咨询室。
我在一群正常人面前做一个正常抑郁患者,我在一群抑郁患者轻易感知他们不被理解包容的“矫情”,我评判着二者的区别和共性,也得到二者的矛盾平衡之法,而没有人能够知晓。
我甚至希望能将抑郁患者的天赋和强大大肆宣扬,这基于我从小环境赋予我的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让我对于自己的一切都是热爱的,这让我在足以说服自己的前提下轻易能够游说他人。
我这种特性,让我除了小时候吃过的苦头,基本上生活上都能平安无事地度过,渐渐也使得我确立了浓重的自我中心主义。而所谓的悲观,沉郁,排斥等等,也只是此种主义的延伸与表达。
十
从小我就过分注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我可以为了让父母觉得我非常能干将家里的家务全包,我可以为了让父母觉得我非常乖巧,过年也摇头拒绝买新衣服,甚至自己动手剪头发,将那十块钱省下来。
我当时想,父母对我打骂,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让他们觉得我是个负累?或者是我做家务没有十足的用心干净?任何的事,我总是将问题的末角绕回到自身,在自身上寻求解决,或者无法解决。
我小时就已确立了家人有什么风吹草动,一定是和我相关的念头,而为着维持这勉强的幻影我费了多少心思呢……
直到我的妹妹,和我的侄女一起画画,死活不把自己的蜡笔给侄女画,哭喊着侄女的爸妈会给他买,我的父母不会。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如果小时候我向父母要钱买一盒蜡笔,他们是否会给予我呢?
我的意思是,我的父母也许在我没有提出买新衣服前就会拒绝给我买,也许在我没有说出要做家务的时候就会要我做,也许我觉得我以前的行为相对于父母的体谅和懂事,只是自认为伟大和奉献。
可能在很早之前,我的自我中心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这使得我不可能看得见父母的某些轻松不是我的功劳,不可能明白我妹妹的害怕不是她的错。
十一
我的绝对自我,让我在接触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或者一个物体的时候,总要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才能接受,也就是说,我总要比别人花多一个步骤去同化我接收的信息,从而彰显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按照信息本身固有的体系和结构去收进脑袋里,是我所不敢想的,这使得我的信息接受能力时而非常艰难。
写作同样是这样。
我对外部世界的漠然与通过写作构建自我的体系接壤而生,我对外的格格不入和决然对立大多数从这儿来。我的孤独,是因我坚决维护的“自我”,无法将其暴露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和任何一处阴影,甚至无法兑换对于爱人亲人的一分一毫的包容和接纳,于是我异常溺爱写作,我通过写作确认自己浅薄微弱却足以让我自生自灭的优势和自信。
十二
我用写作在自我的世界设定一切。
我写作不是因为它们值得写,而是不得不爱,我幻想并非我喜爱幻想,也并非天生具备想象的能力,我并非想像一个精神质病人一样陷入长久的抑郁,我也并不想忍受度日如年的抑郁,但我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一切外延却恰巧与这些形式所呼应所对应,它们像影子一般依附于我的躯体,久之便成了我赖以伪装的衣物。
正是因为这种自我,我不能放任自己投入任何有风险的举动之中,除了投入自己我还能投入于谁?像爱一样,人总是要爱的,哪怕是去爱一个幻象。
因此我不仅将我的抑郁当作本性来爱,也当作信仰来坚守。我的身上混杂了爱他人和爱自我两种对立的品质。因此我说过,我身体里的根本矛盾,是业已完成蜕变的傲慢与偏见,是一个人选择,倾注,最后成为需要的一种不可调和的人之常情。
十三
“自发抑郁诞生的幻思,是最终极的淫欲”。这句图四丁在其《抑郁生活》中的话几乎和抑郁患者的性观念出乎一辙。淫欲,即臆想,从根本上来说,即将自己的欲望释放于自己。
这种欲望通过幻想即可得到,不必担心道德伦理,不需旁人参与,对自我的完全掌控,随时可得,可弃,是一个抑郁患者躲避和恐惧世界的最佳道路。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在我所幻想的人当中寻找的是能给自己带来快感的理由,如果理由和不够明显,我甚至不惜编造。
如同我在自己的小说中对他的描写与臆想,我写的时候就比所有人先知道这样的事物存在于世的相悖性,相悖于事实,相悖于人性。。
但我在写作幻想中的抑郁却是给我带来了持续的快感,那感觉是如此分明清晰,以至于我为其嚎啕大哭或者开怀大笑都是如此真实。因此我说,关于这场在抑郁中衍生的爱情,对象已不再重要,因为它自始至终是我的臆造。我只是爱上了在其中癫狂玩乐的自己。
在本质上,抑郁患者他们爱人不爱人的本身,而在于所爱的人必定与他们嗜爱的自己有着相似之处,这如同淫欲的心理,不在乎臆想的对象是什么,在濒临崩溃的边缘,任何一丝关注都足以让他孤注一掷只为体验从未有过的快感。
十四
这样的人,往往性欲通常较强,性心理成熟较早,而在没有任何道德规范约束,又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的境况下,他们的性行为必然会倾向动物式的原欲,也就是乱交。
当然这种欲望因为社会的限制已经渐渐退至幕后,不为人所知,它们实际上处于隐秘的对峙状态。而我觉得,为什么不可以爱上实体之外的东西,幻想,抑郁等等?如果仅为欲望,那欲望的对象为何不能绕回到欲望本身?
我有重度的抑郁倾向,我知道这种倾向可能和平常的抑郁患者不同,或者与社会家庭上的痛苦无关,就象人人都将死亡而与杀戮他们的屠刀无关一样。
我几乎有一种抑郁的冷酷心理,或者冷酷的抑郁心理。也许倾向于自虐与自残,虽然我知道抑郁患者或多或少都有轻视生命的属性,但我总希望找到一种妥协式的长久。
十五
我说过,我在感情上总是倾向于冷酷无情的一方,我不追求过分的欢爱,甚至于我自己足够解决它。从这儿又能看出来,我有多自恋。我的快乐一直是我自己臆想的。虽然它总是会让我时常陷入难以走出来的沮丧,但也足够我对于世界继续感知。能没有感情吗?可以。因为你一直在自己身上留存温情。可以没有伴侣吗?可以,你自己已经是你的终身奴隶。
我写过:我希望有人能够将我从抑郁中夺出来,也希望我自己能够从所有人手中囚禁我自己。这大概是小时候的暴力性和懦弱性角色在发挥作用。
但并不完全如此,我一直知道,我的内心深深地厌恶着暴力性和懦弱性角色,甚至于一个人如果是温柔性角色,却没有我这样的一个抑郁心理,我都不会想与他接近。同类或者异类的爱情已经不仅仅是我想追求的,而与一个与自己有着同样隐秘而疯狂的心理的人才能体验爱情的全部内涵。
抑郁心理容易带来游戏人间的后果,而这恰恰是人性本质开出的恶果。而更为奇特的是,只有不以人性为评判标准的接近才有能力与抑郁患者的情欲本质抗衡。
十六
文化成为人性的遮羞布。在抑郁群体中,你可能可以看见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的抑郁患者,但是你很难辨别哪些是出自于文化压迫下的伪装,哪些是出自生理心理的本能牺牲。
我厌恶文化的压迫,这可能是我心中的暴力性角色在发挥作用;我恐惧异于常人带来的道德谴责,这可能是我的懦弱性角色在发挥作用;
就我而言,我觉得在本能释放和外在迁就这两方面的分界上,我觉得自己对于男人的性欲是个很好的标尺。我曾经找过无数明星的照片,看见他们健美的身材,但是都丝毫难以激起我的性欲,我觉得这就属于断层式性欲。
我不厌恶男人却厌恶性,绝不仅仅是因为道德文化的束缚,更是一种心理的本能反感。
我始终觉得,我这样的抑郁患者,暴力性,懦弱性,恐惧性的角色都存在,各种角色带来的影响也都很深厚,很极端,没有某一方更为突出更为明显的问题,因为不是外在的表现就是内在的矛盾,我觉得自己无时不处在这三种角色的不可调和痛苦之中。
十七
一般的抑郁患者,性格上只会有暴力性角色,或者懦弱性角色的痕迹存在,而我一直不明白,自己如何兼顾两者的?
我在我的世界里,扮演被凌虐的落魄小子,扮演屠夫,扮演路人,扮演戾吏,扮演英雄,我做我自己的情人,丈夫,妻子,朋友。我曾经写过这样的一句话:“为了天生的爱意/我甘负人间的伦理。”
抑郁患者只要并非重度,大多都能够从治疗中恢复过来,这可能是抑郁患者所独有的大喜大悲的特质,恰好相反,我在其中看到的是文化道德的无尽枷锁对抑郁患者的压制与胜利。而我却一早就已在这枷锁里面,一早就从这枷锁中游离在外。我已习惯了一个人去满足我所有的抑郁源泉,如果将这种源泉放置于生活中某一件痛苦的事例,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迁就带来的无奈感挫败感,还有对他人的不确定性:如果是你,你会觉得这样的我是正常的吗?
十八
抑郁通常衍生出各种奇异的现象,例如同性恋,例如自闭症,例如狂躁症,为什么这些现象都不能成为真正抑郁患者的本质症状呢?
因为前者出于本能,而后者却是出于文化风气的分门别类。一个社会群体默认各种本能,但杜绝任何危险的文化风气。
我觉得当一个男人知道我无法拥有性欲的时候,他可能怀疑我是否喜欢,足够爱他;当一个男人知道我是抑郁患者,可能会怀疑我这个人的三观心理,甚至我自身时候有某些缺陷。
这两种心理是截然不同的。
也就是说,抑郁是比任何外显特征都不可思议的,甚至是所有人都唯恐躲之不及的。
十九
我始终不明白,这样的自己,究竟是算什么?没有人能够捕捉到我,我自身也并不需要外在世界。
如果别人尚且还在思考真理,我就是真理的本体。如果一个人的思绪能够跳离于他的认知之外,那我就是认知的另一个认知。
写作时,阅读时,我时常想,我与别人究竟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我始终无法喜爱世界,或者不愿让世界的某个人或者某一角介入我的领域,为什么我渴望与世界契合,却始终不能找到归位的出口或者入口?为什么我希望有人能够和我一样思考到思考本身,却从未有人发现抵达过,使我一人在此,好像于蛮荒之地沉静了这么许多年?
也许是这样,一个人对世界的联系降低到极限,相应的他的个人世界就越齐备,越自给自足。
二十
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其他一些要求审美情趣的行业,如服装设计,美容美发业中,抑郁患者的比例要高于正常群体中的比例。
我觉得是因为抑郁患者的感性和主观性与与这些行业所需的的气质不谋而合。就我自己来说,如果我不是抑郁患者,我也很难静心沉迷于文学与写作,正因为抑郁对于外界的依赖和好奇性极为冷淡,才使我如此地倾心于自虐式的艺术。
关于为什么抑郁患者在各方面都更显示出普遍高于常人的才能,我想并不完全是抑郁患者因为对于外界的漠不关心,只专致于单一事物的感知敏锐度,也是因为这个群体道德观念的淡泊使得他们的思维方式较常人受到更少的束缚。而我宁愿将它的原因还原成“本能原理”,如果一件事,是被迫去学习,和出自本能动力地催发进行学习发展,二者哪一个成就会更高呢?可想而知。
同时这种“本能原理”是源自综合环境的,既是天生的,也是后发的。抑郁患者拥有各种各样的标签:消极,敏感,冷漠,封闭……
但是就我自己来说,我不认为将我的成长与教育环境交给另一个人,他一定会长成我现在的心理形态。
二十一
抑郁群体的未来是一个值得考究的话题,因为你再也找不到比其更简单的生活构造,却更复杂多变的思维逻辑。无疑抑郁患者至今为止仍是人们唾弃,防备,恐惧的群体。
但是对于这个群体的关注和正视已经日益见长,但是相关权益却还远远没有被提及。这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要让一个真正的抑郁患者去分享自己或者自我经历都是几乎不可能的,而政府或社会,对于抑郁群体单是难以寻求踪迹就已经是难如登天。
而艰苦的转型期。一直要到基督教式的伦理观念彻底为正当权利与自由精神所颠覆,抑郁患者才有可能会真正出现在人们大众的视线之中。
社会权益的获得必然要以个人的自由为牺牲。那么,对抑郁群体来说究竟是好是坏?
也许抑郁群体因其本性只能处在一种动荡的平衡之中:规范压抑不住他们,因为他们与正常人一样构成存在,同样他们也不能为正统规范所包容,释解,因为包容将使他们立刻丧失其活力。如果一项反叛的成果是活力的衰退,它一定会要求再次的反叛。因此,虽然现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但似乎没有什么进步可以没有作为代价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