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15岁小孩沉迷游戏家长该怎么办)

最近看了一个新闻,既觉得好笑,又有点无奈。

一个5岁男孩,平时沉迷手机游戏,尤其爱玩“吃鸡”。家长怎么说都不听,无奈求助于孩子的叔叔。

叔叔对孩子进行了严厉的教育,让他不能再玩手机。孩子果然在当天就没再碰手机。

手机就像甜味四溢的糖果,让很多孩子不由自主的着迷。

有媒体在近500人的家长群里调查,近9成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假期里沉迷电子产品。基本不玩手机的孩子,仅不到1成。

很多孩子低头玩手机游戏,全神贯注,再一抬头看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很久。

手机就像一个巨大的时间黑洞,吸引着孩子,让他们无法招架。手机为什么会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01 孩子迷恋手机游戏的3个原因

任何行为背后,都藏着相应的心理需求。

比如你打哈欠了,是因为困了想睡觉;你想变得开心,就会去做令自己开心的事情。

同样,孩子迷恋手机游戏也只是一个行为表现,我们要看清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让孩子迷恋手机的原因,主要有下面3个:

1. 逃避不尽人意的现实

知乎上,有人问了这样的问题:“人们为什么喜欢玩手机?“

有一个获得高赞的回答,是这样说的:”我没有那么依赖手机,只是喜欢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逃避现实 “。

对孩子来说,玩手机游戏也是逃离现实的一种方式。

作业多、作业难,一点也不想写,那就先玩会手机再说吧,至少玩的时候能体会到快乐;

学习成绩不好,无法获得家长、同学的认可,躲进手机游戏里,就能感受到层层闯关的成就感;

孩子在生活中无法获得尊重和认可,手机游戏便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2. 家长对手机的明令禁止,反而激起孩子兴趣

心理学有一个“禁果效应”,也被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的是越禁止的东西,人们对它越好奇,越想得到。

在孩子玩手机这件事上,也存在着明显的禁果效应。

比如,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会沉迷于手机,所以孩子一碰手机,就很紧张的去没收孩子的手机,百般阻挠。

于是,家长越禁止孩子玩手机,孩子越是好奇,越是想去碰手机,实在不行还会想方设法偷着玩。

3. 藏在手机游戏里的“心理陷阱”

手机游戏的设计者,将心理学应用到了极致,让孩子在接触手机游戏后,一步步被其吸引。

第一步:触发

心理学上的触发,指的是促使人做出某种举动的诱因。这种诱因,可以来自外部,也可以来自内部。

对孩子来说,玩手机游戏的外部诱因,可能是父母。如果父母在家里一直玩手机游戏,孩子也就会对手机游戏产生好奇,想看看手机游戏里究竟有什么有趣的东西。

一旦孩子接触到手机,点开了某个游戏,就会很快进入内部诱因触发——孩子发现手机游戏里竟然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花花绿绿,炫彩夺目,越看越起劲,情绪和兴趣迅速的被调动起来。

第二步:行动

体验到手机游戏带来的快感后,孩子就会对手机爱不释手,不舍得放下。

而且这种快感可以一直牵引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每当孩子觉得生活中无聊,或者烦闷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怀念用手机玩游戏的时光,再次拿起手机,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快感,从而产生了对手机游戏的依赖。

第三步:多变的及时奖赏

当然,孩子对手机游戏产生兴趣只是一个开端。真正让孩子上瘾的,是手机游戏中的“多变的及时奖赏”机制,它们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沉浸其中,而且越陷越深。

什么是多变的及时奖赏呢?

拿刷抖音来举例子,当你看了一个美食视频后,抖音平台就会发现你偏爱这类视频,自动的推送更多的类似视频去吸引你,让你继续停留下来。

当看完这个视频后,你就会期待下一个更好看的视频,于是手指轻轻向上一滑,下一个视频就立即呈现在你面前。这就是对你手指滑动这个动作的及时奖赏。

只需要不到1秒钟的时间,你滑动手指的这个动作就得到了新视频的奖赏回报,你大呼开心,欲罢不能。这个时候,能带来快感的多巴胺也开始在你的身体中迅速增加,让你享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

而且你看完了这个视频,就特别想知道下一个视频会是什么样的?会不会更有意思?平台系统为了储备了大量的视频,让你永远对下一个视频充满了期待。

有研究显示,奖赏来的越快,给我们带来快感的多巴胺就会分泌的越多。

多变和超出预期的奖赏,也会促进多巴胺分泌的更多,这也是手机让孩子们越来越上瘾的关键。

02 如何让孩子摆脱“手机游戏沉迷“

1. 不禁止,但要自律

手机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家长对孩子玩手机游戏之所以“谈虎色变”,主要是担心孩子会沉迷进去。

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让孩子形成自律的习惯,做能管控手机游戏的人,而不是被手机游戏所牵引控制。

可以跟孩子约定好看手机的频率、每次玩手机的时间,并且跟孩子讲好:一旦达成共识,就要严格执行。到时间了,即使游戏还没有打完,也要马上结束。

如果做不到,就会取消第二天玩手机的“权力“,以此作为惩罚。当然,如果孩子能到时间后马上就放下手机,家长也要给到孩子及时的表扬,对孩子的遵守诺言给予正向鼓励。

2. 发挥近邻效应:家长要做孩子积极的影响者

心理学上的“近邻效应“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性格等会不自觉的受到周围环境的感染和影响。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近邻“,家长的一举一动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作用。所以,想让孩子放下手机,那家长也要同时放下手机,多看一下书,或者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工作中的心得,营造一个远离手机的氛围,对孩子远离手机游戏也有很大的帮助。

3. 丰富的兴趣爱好,让孩子转移注意力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某件事占用了他太多精力,自然就没办法干其他事了。

相同的道理,多培养孩子一些兴趣、爱好,让孩子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那些有意义的事情上,并且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孩子对手机的粘性就会慢慢下降。

03 我们能向手机游戏学习什么?

前面说到,手机游戏的设置中充满了心理陷阱,让孩子甘愿把时间花费在游戏上,还能产生让人念念不忘的愉悦感。

其实,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学习中也借鉴一下手机游戏里的方法,让学习也能变成一件很快乐的事情。那应该如何做呢?

1. 把学习看成游戏,具备一点游戏心态

可以让孩子把学习过程,当作一个闯关游戏。每攻克了一道难题,就是闯了一个游戏难关;每写完一科作业,就像是在游戏里完成了一次打怪升级……

在这种心态下,学习再也不是一件苦哈哈的事,而是充满了乐趣与成就感。

2. 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和认可

前面说到,手机游戏能给到孩子及时的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每一个动作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常规的学习之所以枯燥,就是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平时很难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只有在考试的时候,通过成绩才知道自己究竟学的怎么样。考的好,自然能带来自信;但一旦达不到自己的期待,就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

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把学习效果的评估日常化,分解到每一天、每一科的学习。家长每天可以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记录每天每科作业的正确率、做题速度,把数字记录下来。如果比前一天有进步,家长可以给到孩子肯定、表扬;如果不如前一天,就要找出难点和差距,并解决它,让孩子每天都有进步。

3. 学习循序渐进,难度要一点一点的提升

游戏设有不同的关卡,由易入难,由浅入深,这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一开始上手容易,降低了玩游戏的门槛,让所有游戏玩家都能参与进来。打完第一关,进入第二关,难度有所提升,但又不至于太难,属于能力“踮起脚尖,就能够得到”的范围,这就让孩子有了跃跃一试的冲劲,即使失败了,也不会灰心,总觉得自己再试一试就能成功。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设置学习的目标时,一定要符合孩子现有的学习水平,把目标设置在比现有水平稍微高一点点的地方,而不是“数学要考到100分“,”学习冲击班级前3名“这种难以企及的目标。

或者把大目标进行分解,分解成若干个比较容易达成的小目标,然后再逐个击破。微小的进步,坚持下来也能走的很远。

最后,我想用知名家庭教育家尹建莉的一段话,作为文章的结尾。这段话我很喜欢,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个孩子如果长期钻在游戏里不肯出来,以至于成为一种病态,那是因为游戏外的世界让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

一个孩子如果因为电脑游戏耽误了前途,那他即使生活在没有电脑的时代,也会有别的事情把他拉下水。

我坚信使人堕落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心灵的空虚,或某些素质的缺失。那些在游戏中堕落的人,即使没有电脑游戏,也会有另外的什么东西使他不可自拔。

别让孩子的大好时光,都浪费在手机游戏上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4-25 下午10:11
下一篇 2022-04-25 下午10:31

相关推荐

  • 男孩十三岁叛逆沉迷游戏怎么办

    男孩十三岁正值青春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在这个阶段,许多男孩可能会出现叛逆和沉迷游戏的情况,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不少困扰。 对于男孩十三岁沉迷游戏的问题,家长和学校应…

  • 形容孩子玩手机的说说

    孩子玩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许多家长对此感到担忧,担心他们的孩子会沉迷于玩手机,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交能力。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有关孩子玩手机的担忧和建议。 玩手…

  • 广州戒网瘾学校

    广州戒网瘾学校:帮助孩子摆脱网络成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受到网络成瘾的困扰。广州戒网瘾学校作为一家专业的戒网瘾学校,致力于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

  • 十八岁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十八岁的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游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许多青少年来说,游戏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甚至超越了学业、家庭…

  • 心理健康教育证书

    心理健康教育证书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寻求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证书来提高他…

  • 大人不让玩手机孩子

    大人不让玩手机孩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一些家长来说,玩手机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这种情况下…

  • 爱玩手机的孩子

    爱玩手机的孩子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沉迷于玩手机游戏、社交媒体和视频等内容。这种现象在一些家庭中尤其严重,让孩子的视力、听力和身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 约女孩子玩手机

    约女孩子玩手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玩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一些单身男性来说,约女孩子玩手机可能是他们想要尝试的一种新方式。然而,在进行这种尝试之前,我…

  • 不上学了干什么有前途

    不上学了,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未来。在许多情况下,上学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但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来追求我们的职业发展和有前途的领域。 如果我们不想继续上学,我们可以考虑进入一些行…

  • 不上学可以学个什么技术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不再是一件必须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上学,而是选择学习一些实用的技能,以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适合那些不想上学的…